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要去医院看病的情况。在看病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科室介绍墙上会有不同级别的医师,有的是主任医生,有的是副主任医生,还有的只是住院医师。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心生疑问,这些医生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其实,我们国家这种医生的等级制度是因为要保护医生的编制化,所以医生们都需要有一个职称来显示自己的级别,这样国家好给各个职称的医生发工资。而评级的因素包括工龄、学历和论文的质量等等。如果要说到医生、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大概有以下的差别。

1、各级医师的级别不同。那大家看职称名字也应该会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具体的话主任医师是当前医生职称中的最高级别,属于正高级别,是正教授级;副主任医师属于副高级别,是副教授级;主治医师在副主任医师之下,为中级职称级别,是讲师级;住院医生仅为初级职称。
2、各级医师的工作重点内容也不同。住院部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要具体负责病房和患者,主任医师不负责具体病人,但会定期进行大查房。医院的住院病人都会接受三甲查房,即住院医师查房、主治医师查房、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查房,以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

3、各级医师的责任也有所不同。下级医生如果有疑问,可请示上级医师,重大的手术多由职称高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刀,级别低的医师做助手。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能分别从事不同难度的手术,不能越级为病人做手术治疗。
4、如果在门诊工作,同样都是看病开方,但一般只有副主任、主任医师才能是专家门诊。当然了,副主任医师有时也在普通门诊坐诊,只有轮到他专家门诊时才在专家门诊坐诊。副主任医师在普通门诊坐诊时,挂号费与主治医师坐诊的挂号费是一样的。有技术特长的主治医生可以是专科门诊,初级职称只能出门诊。
以上只是简单的三者之间的内容区别,当然具体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从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再到主任医师肯定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及精力才能达到,所以级别越高,医师的专业性可能就会更强一些,待遇当然也会更好一些。
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想的是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然后就是努力的学习考上研究生,之后可能等待我们的就是博士阶段的生活。当然,可能一部分朋友还可能会选择博士后的工作。而到了临床以后,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病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如何晋升的问题。首先是住院医师、然后是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最后才能光荣的晋升为主任医师,到了此时,我们已经白发丛生,青春的尾巴都看不见了。今天张大夫就和大家聊一聊医院晋升的事情,希望大家对医院的晋升制度有所了解,关键是对您选择挂号对象,更加有帮助。#清风计划#

现在的大医院,一般都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才能参加临床工作。所以,大部分刚上班的年轻医师都是住院医师。他们年轻,富有朝气,学习能力强,但是临床经验明显不足,而且科研能力也不够好。因此,他们需要在高年资的老师带领下,努力学习技术、提高水平。
住院医师2年或者3年后,就能够参加全国范围的主治医师的考试了,这个考试是非常公平的,而且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本专业的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对于在临床上认真工作和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年轻医生而言,绝大部分人还是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来通过考试的。通过考试后的主治医师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科学研究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主治医师考试通过5年后的医生,就可以考虑晋升副主任医师了。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考评结合。首先需要通过本省的业务知识的考试(笔试),通过以后,才考虑晋升副主任医师。但仅仅通过考试以后,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供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相关的一些证明。这相对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有一些医生可能十几年还没有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而晋升主任医师,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也是需要通过考评结合的方式才能完成晋升,那么它要求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材料就更加难以得到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能够晋升主任医师的医生,都是临床经验很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专家。

上面是张大夫想到的,希望大家能够知晓。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尽管还是主治医师,尤其是很多年的主治医师,临床水平精湛,因为一些其他因素而没有进一步晋升。也不排除,有一些主任医师临床水平不高的情况。但确实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