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各大商场、烘焙店将月饼摆在了显眼的货架上。市场上月饼卖得俏,沉寂了许久的谣言也“蠢蠢欲动”。曾和“塑料大米”“塑料紫菜”共同上榜“2017年十大谣言”的“棉花肉松”再度“死灰复燃”,甚至还有不法分子给几年前的谣言视频配上印尼语的字幕,以此抹黑中国月饼。

其实,“棉花肉松”的谣言早在2019年就曾被台州网警调查,并对造谣者刘某及几个传谣者进行教育训诫,刘某还录制了视频予以澄清。然而今年还是有市民“中招”,9月17日上午,有市民向椒江消保委投诉称,单位发的月饼里头,肉松吃着像棉花。

为彻底粉碎谣言,当天下午,台州市、椒江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辟谣实验,邀请了这位市民到场,通过显微镜放大对比、火烧、化学试剂显色等方式,破除谣言。

肉松用棉花做的是真的吗(此文告诉你真相)

(从左至右:蛋黄酥、肉松、市民送来的月饼、棉花)

实验开始前,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随机挑选了一家烘焙店,购买了一盒蛋黄酥、一袋肉松,以及一袋医用棉花。

肉松用棉花做的是真的吗(此文告诉你真相)

(显微镜下的棉花(左)、肉松(右))

“从外观上看,肉松可以轻易分出一缕一缕的纤维,而棉花无法做到。”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徐荟博介绍,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棉花细胞细长、细胞壁很厚而且明显、有胞腔,肉松的细胞纤维较棉花纤维粗,横纹可见。

肉松用棉花做的是真的吗(此文告诉你真相)

(与双缩脲试剂混合的肉松(左)、棉花(右))

在显色实验中,实验人员根据蛋白质遇到铜离子会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的化学原理,准备了两根试管,放入从蛋黄酥中取样的肉松和棉花。两根试管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晃后,有肉松的呈蓝紫色,而放有棉花的试管不变色。

棉花和肉松在显微镜和特定溶液下“显出原形”,那么心存疑虑的市民该如何快速分辨?“破除‘棉花肉松’的谣言,用火烧法最直接有效。”实验过程中,徐荟博分别用镊子对棉花和肉松进行取样,并通过酒精灯的外焰进行灼烧。

肉松用棉花做的是真的吗(此文告诉你真相)

(火烧法)

夹有棉花的镊子刚一接触火焰,整团棉花就被点燃,直到棉花被烧得“不见踪影”,火焰才逐渐熄灭,全程基本没有产生异味和黑烟。轮到肉松登场,它的实验结果与棉花大相径庭。经外焰灼烧,肉松冒出黑烟,散发出类似于肉类烧焦的刺鼻气味,一离开火源,肉松就会停止燃烧。

实验最后,检验人员从市民提供的“可疑月饼”中取样肉松,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很快就出现了紫红色络合物。“现在我放心了,视频里用水洗肉松的做法完全是骗人的。”该市民说。

“棉花和肉松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而且棉花的植物纤维在嘴里是嚼不烂的,想用棉花来冒充肉松并欺骗消费者是难以实现的。”徐荟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