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劳动者在职场上遇到了不公平待遇,比如: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不缴社保、不签劳动合同、无故辞退等等情况,选择了忍气吞声,就算是一时想要维权,但想到种种困难就放弃了,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1、老板关系很硬,斗不过他;
2、我这点钱也没多少,去法院我也不懂仲裁也没钱请律师;
3、去维权估计很多手续,好耗时很久,这么麻烦还是算了;
4、应该不止我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别人都算了,那我也不惹事了,万一留下不好的记录就影响职业生涯了。
如果你也有这些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遇到劳动纠纷一定要去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都是偏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法律,而劳动仲裁主要援引这两部法律,这也是企业怕仲裁的原因之一。当然,企业也怕劳动仲裁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耗时长,需要专人负责,一旦公司规章不完善,一次仲裁即破产,等等。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企业不会走到劳动仲裁这一步,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步之前或当时就已经协商和解。但劳动者如果放弃维护自己权益的话,那企业就会得寸进尺!
为了帮助劳动者正确维权,下面送上维权指南:
一、仲裁的受理范围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包含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产生的开除、辞退。劳动合同、工伤等方面,基本上两者之间的纠纷都可以通过仲裁来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公积金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如果遇到社保公积金方面的纠纷,可找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征收机构进行投诉。
二、仲裁的全流程(针对一般情况)
1、确定管辖的仲裁机构。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实际工作地或公司注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2、起草劳动仲裁申请书。可以网上搜索模板,也可以在各地劳动仲裁委现场填写,在此不赘述。
3、整理证据材料。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入职方面的证据、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据、关于约定工资、工时的证据、工资发放的证据、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据、离职方面的证据等等,总之是越详细越好。
4、立案。到现场递交材料后,仲裁委一般是先收材料,出具材料收件单,五个工作日内审查立案。你也可以提前登录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下载送达地址确认书、案件信息调查表等立案所需表格,先行填写,节省立案时间。
5、调解。大部分劳动纠纷案件仲裁委都会先进行案前调解,期限一般是15天,调解不成的再转入立案程序,一般在这阶段,用人单位都会有意调解,态度有所缓和。
6、调解不成的,排期开庭。届时等仲裁委的《开庭通知书》按照开庭时间出庭就行了。

三、特别提醒:
1.关于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所以当你的权益被侵害,就要注意维权了,以免过了仲裁时效。
2.关于花费的时间:一般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期限为45天自案件受理之日起计算,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以再延长15天,也就是结案期一共最长不得超过60天。
3.关于留档:劳动仲裁不会公开,仲裁结果也不会上传到网络上,更加不会录入到个人档案,所以劳动者不用担心会影响未来就业。
4、关于费用: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受理费才10元,如果还是不懂怎么操作的话,在劳动争议仲裁院当场可以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